水木小*幼儿园在推进幼教工作的过程中,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、完善教学目标。在以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为指导的前提下,逐渐形成了以“养成教育”为特色、思维发展为先导的先进教学模式。 3强化定律:培养好习惯法则 人的习惯是被培养的,无论是有意识的,还是无意识的。而事实证明,一个好的习惯,会让人拥有好的心态,进而走向成功。 有这样一个鲸鱼实验:科学家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,将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。一开始,鲸鱼猛烈的撞击着玻璃,后来它终于发现,冲破玻璃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一段时间后,它不再撞击了。后来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,然而,鲸鱼还是如同玻璃墙仍然存在一样,只在自己那边活动。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,在一段时间或经过一些重复的经历后,就被固定起来,就形成了习惯。当然,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,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,但改变会更难,要花费更多时间。所以,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行为细节,注重引导。一个好的习惯,就是一笔财富,会使孩子享受一生。 4狼性法则: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法则 假设一个公园,没有假山或房子屏障,没有曲折的道路,我们从外面就能一览无遗,那你就不会对它有多少兴趣。相反,如果有了这些屏障,我们才愿意进去了解了解。这就是好奇心。 在教育界,有一个抽签教学法。一般来说,学生对固定的学习内容*感到厌倦,因而学习就变得消较。在日本的音乐老师铃木老师的学生里,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。学生寅次很聪明,他学什么曲目都比别人快得多,因而他不愿再多加练习。铃木老师知道,练习对他以后的成功很关键,没有巩固的练习,他无法学到更好。 正因为此,铃木老师对他的学生采用了抽签教学法。他将所有曲目编号,每堂课都让学生随机抽一个曲目练习。寅次因为参与了这个游.戏(也相当于参与了老师的教学,事实上,这一切可还是在老师的掌握之中),而对课堂大感兴趣,最后也更努力地练习。 5梦想法则: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法则 在一个关于“你长大了想做什么”的调.查中,92.7%的学生回答要读一个好大学,找一份好工作;仅有7.3%的学生的答.案是周游世界、到外星球工作等。孩子们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? 在一个实验中,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,问学生们这是什么。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,他们哈哈大笑,拒绝回答这个傻子就知道的问题;问到中学生,一尖子生回答是“零”,一个调皮生说是“英文字母O”,却遭到老师的白眼。最后问到一年级小学生时,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:是月亮,是乒乓球,是烧饼,是老师唱歌时的嘴,是老师发怒时的眼睛。这个实验的题目被命名为“人的想象力是怎么样丧失的”,非常贴切。 当西方老师努力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的时候,我们的教育在告诉孩子“标准答.案”。 所以,当我们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时,不要急着教他怎么去做,你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成什么样就行了,必要的再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。至于方法,让他们去想好了。而在这期间,我们只需要鼓励再鼓励。 朱熹曾说:俗语所谓将心比心,如此则各得其平矣。 孩子,是我们生的没错,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,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对孩子同样如此。 希望孩子体格健壮,自己就不该好吃懒动;希望孩子知书达理,自己就不该野蛮粗鄙;希望孩子,自己就应该努力。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,什么样的父母,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。 人们总在说:道理听了千千万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为何?光听道理没用,光讲道理也没用。什么才 有用?行动。只有实实在在去做,才会开花结果。 教育孩子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作为父母,只需做好榜样,当一面无比光亮美好的镜子,孩子自 然能从中找到自己该有的样子。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! 言教不如身教,身教不如境教!给孩子的礼物是榜样! 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,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! 人在年轻的时候,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,在年老的时候,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 云,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,足以让你晚景惨淡,但是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足可以让你生活**。